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蘇軾的人生經歷和其中的主要詩作。理解蘇軾的人格與風格,及其笑對苦難的人生態度。
二、思政育人目標
確立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如何面對挫折,保持一種健康樂觀的心態,對當代的游艇会官方线路app生成長尤為重要,也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方面。本講通過分析蘇軾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希望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精神有所裨益。
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優秀人物是游艇会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游艇会官方线路app民族的脊梁。學習蘇軾這樣的偉大人物,增強yth206游艇会路线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學切入點
從關于蘇軾的一般文學常識入手,引發學生對蘇軾的注意;進而從蘇軾《自題金山畫像》一詩的“黃州、惠州、儋州”一句切入主題。
四、教學實施步驟
導入(1分鐘),蘇軾三次被貶的緣起、處境、人生態度(7分鐘),蘇軾的人格與風格總結(2分鐘),幾點感悟(3分鐘)。
五、教學活動設計
(一)導入:
關于蘇軾的文學常識:杰出的文學家、天才、全才
(二)蘇軾的三次被貶及其緣起、處境、人生態度
貶謫地之一:黃州
1、緣起:烏臺詩案 2、處境: 3、蘇軾的人生態度:
貶謫地之二:惠州
1、緣起: 2、處境:
3、蘇軾的人生態度:
貶謫地之三:儋州
1、緣起:
2、處境:
3、蘇軾的人生態度:
(三)蘇軾的人格與風格分析
蘇軾自稱“一生憂患,常倍他人”。但他卻能在身處逆境時,始終保持樂觀曠達的情懷。考察蘇軾貶謫經歷,可以將其心態概括為三個方面:
1、幽獨孤高又坦然超曠; 2、皈依佛道卻執著現世; 3、歷盡磨難而了悟人生。
(四)幾點感悟
1、要能從黃連中嚼出甜味來。苦味中往往蘊含著希望。
2、不要以自己的創傷去搏得人的憐憫,許多貌似憐憫的眼光后面難保沒有幾分鄙夷。
3、落魄者的尊嚴只能靠重新崛起。
4、做生活中的強者,要尊重,不要同情。被同情的永遠是弱者。
六、教學總結
本講緊密圍繞,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精神為最終目標,在授課過程中將堅定“四個自信”、弘揚中國精神等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既體現“文學是人學”的教育精神,也密切關合立德樹人的思政視角,力圖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