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創新能力、能從事中學和其他中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高遠的社會理想,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深厚的人文素養。
2.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牢固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并具備駕馭知識進行探究和創新的能力;熟練地掌握閱讀、寫作、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社會調查等技能。
3.具有開闊的視野,有較為寬廣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并能適應其它專業的要求。
4、具有初步的地方文化知識和主動參與地方文化建設的意識。
5、具有較堅實的教育和教學理論基礎、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事相關工作的技能。
6、能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用外語會話、寫作的初步能力。
三、學制與修業年限
標準學制4年,修業年限4~6年。
四、最低畢業學分和授予的學位
最低畢業學分:143
授予學位: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五、課程結構及學時學分分配表
課程類別
|
學時數
|
占總學時%
|
學分數
|
占總學分%
|
通識
教育
課程
|
通修課程
|
762
|
34.76
|
45
|
31.47
|
通選課程
|
138
|
6.29
|
8
|
5.59
|
專業
教育
課程
|
專修課程
|
816
|
37.23
|
48
|
33.57
|
專選課程
|
238
|
10.86
|
14
|
9.79
|
畢業論文
|
|
|
4
|
2.80
|
教師教育課程
|
238
|
10.86
|
24
|
16.78
|
合 計
|
2192
|
100
|
143
|
100
|
說明:本專業游艇会外語分AB兩級,此表按A級(188學時12學分)學時學分統計,B級為256學時16學分。
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計劃表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計劃表
|
(一)通識教育課程(762-830學時,53-57學分)
|
課
|
課
|
課
|
考
|
周學時及學分安排(周學時數/學分數)
|
總
|
總
|
上
|
總課時分配
|
是否輔修或 雙學位課程
|
程
|
程
|
程
|
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學
|
學
|
課
|
講
授
|
實
驗
|
討
論
|
其
它
|
|
類
|
編
|
名
|
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時
|
分
|
周
|
|
|
|
|
|
別
|
號
|
稱
|
式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數
|
數
|
數
|
|
|
|
|
輔修
|
雙學位
|
通 修 課
|
思 政 課
|
1900001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考查
|
3/2
|
|
|
|
|
|
|
|
30
|
2
|
10
|
30
|
|
|
|
|
|
|
|
1900002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考查
|
|
3/2.5
|
|
|
|
|
|
|
42
|
2.5
|
14
|
42
|
|
|
|
|
|
|
|
1900003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考試
|
|
|
|
3/2.5
|
|
|
|
|
42
|
2.5
|
14
|
42
|
|
|
|
|
|
|
|
1900004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考查
|
|
|
|
|
6/5
|
|
|
|
84
|
5
|
14
|
84
|
|
|
|
|
|
|
|
1900005
|
形勢與政策
|
考查
|
每學期12學時,共5學期
|
|
|
|
60
|
2
|
6×5
|
60
|
|
|
|
|
|
|
|
1900006
|
思政課實踐教學
|
考查
|
1-6學期完成
|
|
|
54
|
2
|
|
|
|
|
54
|
|
|
|
8000007
|
健康與體育
|
考查
|
2/1.5
|
2/1.5
|
2/1.5
|
2/1.5
|
|
|
|
|
128
|
6
|
13×1
17×3
|
128
|
|
|
|
|
|
|
1400008
|
游艇会外語
|
考試
|
1-4學期,共4學期,學時及學分根據分級教學方案確定
|
188-256
|
12-16
|
13×1
17×3
|
188-256
|
|
|
|
|
|
|
5100009
|
計算機基礎與應用
|
考試
|
4/4
|
|
|
|
|
|
|
|
68
|
4
|
17
|
34
|
34
|
|
|
|
|
|
9300010
|
國防教育
|
考查
|
2周
|
|
|
|
|
|
|
|
|
1
|
2
|
|
|
|
|
|
|
|
9300011
|
安全教育
|
考查
|
每學期4學時,共8學期
|
32
|
2
|
2×8
|
|
|
|
32
|
|
|
|
9300012
|
創業教育
|
考查
|
|
2/2
|
|
|
|
|
|
|
34
|
2
|
|
|
|
|
34
|
|
|
|
9300013
|
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
|
考查
|
1-8學期完成
|
|
2
|
|
|
|
|
|
|
|
通選課
|
1300015
|
三晉文化類課程
|
考查
|
1—5學期,共3門
|
|
|
|
102
|
6
|
17×3
|
102
|
|
|
|
|
|
|
9300016
|
自然科學類課程
|
考查
|
|
|
|
|
|
|
|
|
|
|
|
|
|
|
9300018
|
公共藝術
|
考查
|
1—5學期,共1門
|
|
|
|
36
|
2
|
12
|
36
|
|
|
|
|
|
(二)專業教育課程(1054學時,66學分)
|
課
|
課
|
課
|
考
|
周學時及學分安排(周學時數/學分數)
|
總
|
總
|
上
|
總課時分配
|
是否輔修或 雙學位課程
|
程
|
程
|
程
|
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學
|
學
|
課
|
講
授
|
實
驗
|
討
論
|
其
它
|
類
|
編
|
名
|
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時
|
分
|
周
|
別
|
號
|
稱
|
式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數
|
數
|
數
|
輔修
|
雙學位
|
專業必修課
|
專業基礎課
|
1101001
|
寫作
|
考試
|
3/2
|
|
|
|
|
|
|
|
34
|
2
|
11
|
34
|
|
|
|
是
|
是
|
1188001
|
現代漢語
|
考試
|
3/2
|
2/2
|
|
|
|
|
|
|
68
|
4
|
11×1
17×1
|
51
|
|
17
|
|
是
|
是
|
1101003
|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
考試
|
3/2
|
3/3
|
2/2
|
|
|
|
|
|
119
|
7
|
11×1
17×2
|
119
|
|
|
|
是
|
是
|
1101004
|
民間文學
|
考試
|
|
2/2
|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01005
|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
|
考試
|
|
|
2/2
|
2/2
|
|
|
|
|
68
|
4
|
17×2
|
68
|
|
|
|
是
|
是
|
1101006
|
古代漢語
|
考試
|
|
|
3/3
|
3/3
|
|
|
|
|
102
|
6
|
17×2
|
102
|
|
|
|
是
|
是
|
專 業 主 干 課
|
1101007
|
文學概論
|
考試
|
3/2
|
2/2
|
|
|
|
|
|
|
68
|
4
|
11×1
17×1
|
68
|
|
|
|
|
是
|
1188005
|
外國文學
|
考試
|
|
|
2/2
|
2/2
|
|
|
|
|
68
|
4
|
17×2
|
68
|
|
|
|
|
是
|
1101009
|
中國古代文學史
|
考試
|
|
|
|
3/3
|
2/2
|
2/2
|
|
|
119
|
7
|
17×3
|
119
|
|
|
|
|
是
|
1101010
|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
考試
|
|
|
|
|
2/2
|
2/2
|
|
|
68
|
4
|
17×2
|
68
|
|
|
|
|
是
|
1188006
|
語言學概論
|
考試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是
|
1101011
|
美學
|
考試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課
|
課
|
課
|
考
|
周學時及學分安排(周學時數/學分數)
|
總
|
總
|
上
|
總課時分配
|
是否輔修或 雙學位課程
|
程
|
程
|
程
|
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學
|
學
|
課
|
講
授
|
實
驗
|
討
論
|
其
它
|
類
|
編
|
名
|
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時
|
分
|
周
|
別
|
號
|
稱
|
式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數
|
數
|
數
|
輔修
|
雙學位
|
專 業 選 修 課
|
1188013
|
《詩經》研究
|
考查
|
|
2/2
|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14
|
《楚辭》研究
|
考查
|
|
2/2
|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15
|
先秦兩漢散文專題研究
|
考查
|
|
2/2
|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16
|
漢語語音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17
|
漢語詞匯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18
|
漢語方言學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19
|
語言與文化專題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0
|
樂府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1
|
唐詩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2
|
唐宋詞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3
|
李白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4
|
杜甫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5
|
魯迅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6
|
茅盾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7
|
影視文學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28
|
民俗學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
1188029
|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
1188030
|
山西文藝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課
|
課
|
課
|
考
|
周學時及學分安排(周學時數/學分數)
|
總
|
總
|
上
|
總課時分配
|
是否輔修或 雙學位課程
|
程
|
程
|
程
|
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學
|
學
|
課
|
講
授
|
實
驗
|
討
論
|
其
它
|
類
|
編
|
名
|
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時
|
分
|
周
|
別
|
號
|
稱
|
式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數
|
數
|
數
|
輔修
|
雙學位
|
專 業 選 修 課
|
1188031
|
山西民俗文化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2
|
山西民間文學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3
|
山西民間工藝與民俗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4
|
魯迅小說研究
|
考查
|
|
|
2/2
|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5
|
中國文獻學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6
|
漢語語法研究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7
|
漢字文化與字理教學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8
|
古代文論精讀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39
|
《文心雕龍》研究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40
|
新詩專題研究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41
|
中國現代鄉愁小說研究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42
|
西方小說專題研究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43
|
外國詩歌專題研究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46
|
新聞寫作學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49
|
漢語修辭學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50
|
書法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17
|
|
|
17
|
|
|
1188051
|
域外漢文學經典作品導讀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52
|
《說文解字》研究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課
|
課
|
課
|
考
|
周學時及學分安排(周學時數/學分數)
|
總
|
總
|
上
|
總課時分配
|
是否輔修或 雙學位課程
|
程
|
程
|
程
|
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學
|
學
|
課
|
講
授
|
實
驗
|
討
論
|
其
它
|
類
|
編
|
名
|
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時
|
分
|
周
|
別
|
號
|
稱
|
式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數
|
數
|
數
|
輔修
|
雙學位
|
專 業 選 修 課
|
1188053
|
方言音韻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54
|
訓詁學
|
考查
|
|
|
|
2/2
|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55
|
社會語言學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17
|
|
|
17
|
|
|
1188056
|
語用學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58
|
邏輯學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59
|
文字學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0
|
音韻學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1
|
中國古代小說專題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2
|
中國古代戲曲專題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4
|
《金瓶梅》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5
|
中國古代辭賦專題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6
|
《紅樓夢》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7
|
《水滸傳》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8
|
文學批評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69
|
現當代作家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70
|
20世紀西方文學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71
|
東方文學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72
|
二十世紀文本觀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73
|
山西古代作家研究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74
|
《左傳》導讀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課
|
課
|
課
|
考
|
周學時及學分安排(周學時數/學分數)
|
總
|
總
|
上
|
總課時分配
|
是否輔修或 雙學位課程
|
程
|
程
|
程
|
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學
|
學
|
課
|
講
授
|
實
驗
|
討
論
|
其
它
|
類
|
編
|
名
|
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時
|
分
|
周
|
別
|
號
|
稱
|
式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數
|
數
|
數
|
輔修
|
雙學位
|
專 業 選 修 課
|
1188075
|
西方語言學經典導讀
|
考查
|
|
|
|
|
|
2/2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76
|
語言調查及方法
|
考查
|
|
|
|
|
|
2/2
|
|
|
34
|
2
|
17
|
17
|
|
|
17
|
|
|
1188077
|
《三國演義》研究
|
考查
|
|
|
|
|
|
2/2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79
|
比較文學概論
|
考查
|
|
|
|
|
|
2/2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0
|
戲曲美學專題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1
|
諾貝爾文學獎小說導讀與鑒賞
|
考查
|
|
|
|
|
|
|
2/2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2
|
語言類型學
|
考查
|
|
|
|
|
|
|
2/2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3
|
《西游記》研究
|
考查
|
|
|
|
|
|
|
2/2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4
|
中國現當代長篇小說研究
|
考查
|
|
|
|
|
|
|
2/2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5
|
西方文化概論
|
考查
|
|
|
|
|
|
|
2/2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6
|
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
|
考查
|
|
|
|
|
|
|
2/2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7
|
山西方言與文化
|
考查
|
|
|
|
|
|
|
2/2
|
|
34
|
2
|
17
|
34
|
|
|
|
|
|
1188088
|
漢語口語表達
|
考查
|
|
2/2
|
|
|
|
|
|
|
34
|
2
|
17
|
17
|
|
|
17
|
|
|
畢業論文(設計)
|
1188089
|
畢業論文
|
考查
|
|
|
|
|
|
|
|
√
|
|
4
|
8
|
|
|
|
|
|
|
(三)教師教育課程(238學時,24學分)
|
課 程 類 別
|
課 程 編 號
|
課 程 名 稱
|
考 核 方 式
|
周學時及學分安排(周學時數/學分數)
|
總 學 時 數
|
總 學 分 數
|
上 課 周 數
|
總課時分配
|
是否輔修或 雙學位課程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講
授
|
實
驗
|
討
論
|
其
它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學期
|
輔修
|
雙學位
|
教 育 理 論
|
1500019
|
教育學
|
考試
|
|
|
|
3/3
|
|
|
|
|
51
|
3
|
17
|
51
|
|
|
|
|
|
1500020
|
教育心理學
|
考試
|
|
|
3/3
|
|
|
|
|
|
51
|
3
|
17
|
51
|
|
|
|
|
|
1100021
|
中學語文教學論
|
考試
|
|
|
|
|
3/3
|
|
|
|
51
|
3
|
17
|
51
|
|
|
|
|
|
教 育 技 能
|
1500022
|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
考查
|
|
|
|
|
2/2
|
|
|
|
34
|
2
|
17
|
20
|
14
|
|
|
|
|
1100023
|
中學語文教學技能模擬訓練
|
考查
|
|
|
|
|
3/3
|
|
|
|
51
|
3
|
17
|
|
|
|
51
|
|
|
9300024
|
三筆字
|
考查
|
1-8學期完成
|
|
1
|
|
|
|
|
|
|
|
9300025
|
普通話
|
考查
|
1-8學期完成
|
|
1
|
|
|
|
|
|
|
|
教育 實習
|
9300026
|
教育實習
|
考查
|
|
|
|
|
|
6或7學期共1學期
|
|
|
8
|
17
|
|
|
|
|
|
|
七、專業主干課程說明
課程編號
:
1101007 課程名稱:文學概論 課時:68
先行課程:無
教學內容:文學概論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它主要研究文學的基本性質、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及進行文學批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相比于其他課程,它突出了理論性,既以具體的文學現象作為研究對象,同時又要以各種哲學觀念為基礎,運用哲學的和其他學科的方法把這些文學現象提升到本質的高度,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各種概念、理論和方法。目的是讓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對文學的本質有所思考,理解文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能夠運用各種方法對過去和現在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進行專業的批評。文學概論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學觀念和文學本體論、文學現象的構成、文學的形態類型、文學文本與文體種類、文學創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文學接受的基本規律、文學批評的各種流派和方法。
參考書目:
1.[美]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酈稚牛等譯,北京yth206游艇会路线出版社,2015年。
2.[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詩學》,陳中梅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
3.曹丕著:《典論論文》,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美]卡勒著,《結構主義詩學》,盛寧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5.袁行霈,《中國古代詩歌的意境》,《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游艇会出版社,1987年。
6.袁可嘉,《歐美現代派文學概論》,廣西師范游艇会最新网站出版社,2003年。
7.王先霈,《國學舉要文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韋勒克、沃倫著:《文學理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
課程編號:1188005 課程名稱:外國文學 課時:68
先行課程:文學概論
教學內容:外國文學是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一門主干必修課程,其內容涵蓋從古代至
20 世紀的外國文學,教學上以文學發展史為脈絡,梳理、評析源遠流長的外國文學史和豐富復雜的精神現象,包括代表性的文藝思潮、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現象等等,旨在培養中文專業本科學生較為系統、堅實的外國文學史基礎知識,明顯提高其文學鑒賞能力和理論分析能力。本課程重在廓清外國文學的歷史和概貌,對外國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進行描述和解析,指導學生深入閱讀外國經典作家作品,理解其思想藝術特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系統地掌握外國文學發展史,并能結合所學哲學、文學理論等知識對外國文學史上的各類文學現象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實事求是的分析,特別要掌握外國文學的發展規律,文學作品的基本內容與藝術特點,文學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參考書目:
1.《外國文學史》編寫組,“馬工程重點教材”《外國文學史》(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2.陶德臻、馬家駿,《世界文學名著選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3.李賦寧,《歐洲文學史》(三卷四冊),商務印書館,2001年。
4.曾艷兵,《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概論》,北京游艇会出版社,2012年。
5.亢西民 李家寶,《20世紀西方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6.哈羅德·布魯姆,《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譯林出版社,2015年。
課程編號:1101009 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文學史 課時:119
先行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教學內容:本課程的歷史跨度為從先秦至近代,共分為三期七段:上古期,包括先秦文學與秦漢文學兩段。中古期:包括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文學、宋元文學三段。近古期:包括明代文學、清及近代文學三段。具體教學內容包括:一、先秦文學,包括上古神話、《詩經》、《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屈原與楚辭等內容;二、秦漢文學,包括秦和西漢散文、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司馬遷與《史記》、兩漢樂府詩、東漢辭賦、《漢書》及東漢散文等內容;三、魏晉南北朝文學,包括從建安風骨、兩晉詩壇、陶淵明、南北朝民歌、辭賦、駢文與散文、小說等內容;四、隋唐五代文學,包括初唐詩壇、盛唐的詩人群體、李白、杜甫、韓孟詩派、白居易與元白詩派、唐傳奇等內容;五、宋代文學,包括宋初文學、柳永與北宋前期詞風的演變、歐陽修及影響下的詩文創作、蘇軾、江西詩派與兩宋之際的詩歌等;六、元代文學,元代的雜劇、南戲及散曲;七、明代文學,明代小說、詩歌流派及傳奇等;八、清代文學,清代小說、詩歌與詞等。九、近代文學,指龔自珍、黃遵憲、梁啟超這批新人代表等。
參考書目:
1.[漢]楊雄著,丁福保輯,《楊子云集》,清宣傳三年(1911)無錫丁氏排印《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2.[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2016年。
3.[魏]曹操、曹丕著,黃節注,《魏武帝魏文帝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4.[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5.[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中華書局,2015年。
6.[元]王實甫著,王季思校注,張人和集評,《集評校注西廂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編委會編,《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88年。
8.《中國古代文學史》編寫組,《中國古代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課程編號:1101010 課程名稱: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課時:68
先行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
教學內容:“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講授1917年以來中國文學發展過程與特點,具體還原文學思潮、文學運動的歷史生成的內蘊,詳細描述各種文體演變軌跡,深入分析文學大家的創作風格及其創作歷程,及其經典性文本極具創造力的話語想象經驗。
參考書目:
1.溫儒敏,《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北京游艇会出版社,2005年。
2.洪子誠,《問題與方法》,三聯書店,2017年。
3.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游艇会最新网站出版社,2017年。
4.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游艇会最新网站出版社,2007年。
5.賀桂梅,《“新啟蒙”知識檔案》,北京yth206游艇会路线出版社,2010年。
6.朱棟霖,《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13》(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課程編號:1188006 課程名稱:語言學概論 課時:34
先行課程
:
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教學內容:語言學概論主要是系統地講授普通語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學科方法論,傳授人類語言的共性理論及個性差異理論,使學生了解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具體包括語言與語言學、語言的構造與機制、語音、語法、語義、語言的變異、語言的使用和語言的演變等。
參考書目:
1.徐通鏘、葉蜚聲,《普通語言學綱要》,北京游艇会出版社,2010年。
2.高名凱、石安石,《語言學概論》,中華書局,2003年。
3.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1980年。
4.胡壯麟等,《語言學教程》,北京游艇会出版社,2013年。
5.[美]布龍菲爾德,《語言論》,商務印書館,2014年。
課程編號:1101012 課程名稱:美學 課時:34課時
先行課程:文學概論、外國文學
課程內容:美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其研究對象是人類生活中各種審美現象以及各類藝術活動;由于它屬于哲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產生于18世紀以來的西方哲學,一般總是以某種哲學觀念作為支撐,因而在具有較強的理論和思辨性質。美學試圖解釋審美現象和藝術活動的本質,闡明它們在人類生活中的表現和意義,總結一般的審美規律和藝術創作的基本原則,并以此作為欣賞和闡釋審美現象和藝術作品的根據。美學這門課程的目的是讓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了解各種美學流派的理論,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鑒賞水平。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美學學科的形成、美學學科的基本性質、中國古代和西方各種美學思想、審美活動的性質和構成、審美經驗論、藝術的本質和構成、藝術創作的一般規律、審美與生活。
參考書目:
1.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2.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黑格爾,《美學》,朱光潛譯,北京游艇会最新网站出版社,2017年。
4.康德,《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2017年。
5.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商務印書館,2010年。
6.于民、孫通海,《中國古典美學舉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7.胡經之,《文藝美學》,華中師范游艇会官方线路app出版社,2012年。